川威集團四個項目通過省級科技成果評價
4月28日,四川金屬學會副秘書長滕建明率四川省科技成果評價委員會專家組一行蒞臨川威集團釩鈦生產基地評價指導工作。集團公司總工程師謝建國,星明能源負責人蒲年文,釩鈦科技首席運營官肖建華,星明能源副總經理劉在波,礦業總公司總工程師林玉明及項目組相關成員熱情接待并參加評價會。評價委員會專家聽取了項目研究報告,審查了相關資料,經質詢討論,順利通過評價委員會科技成果評價。
上午10:30,評價委員會專家組一行實地參觀了煉鋼老區“提釩半鋼數字煉鋼技術開發”項目和6、7#高爐主控室,對川威開發研究新技術應用以及巨大發展變化給予了高度評價。
下午14:00,評價委員會專家組一行在釩鈦科技指揮中心2樓220會議室召開評價會,謝建國對各位專家到川威指導工作表示感謝。他談到,近年來,川威越來越重視科技成果研發與應用。下一步川威在“十年規劃”的指引下,按照王勁董事長提出的“千億產業、百億利潤”發展目標,對連界區域進行”3+2+1”千億園區規劃的明確定位,即現代制造業:新材料、新能源、裝配建筑;現代服務業:文體旅游物流產業園及智慧創新產業園,從而實現效益、行業影響力和競爭力提高。希望各位專家對申報項目多提意見,對川威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提出寶貴的建議,為川威發展提供支持和幫助。
隨后,會議由四川省金屬學會組織邀請的來自四川大學、重慶大學、四川冶金設計院等單位的7名專家承擔本次評價工作。楊屹教授擔任評價專家組組長。
通過聽取川威科技項目和成果匯報,并審查相關材料,經質詢討論,評價專家組指出:
《提釩半鋼數字煉鋼關鍵技術項目》開展提釩半鋼轉爐吹煉自動、轉爐自動控制技術研究,構建了系列軟硬件系統,開發了提釩半鋼數字煉鋼控制關鍵技術,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鈦高爐渣高效制備混泥土用砂石關鍵技術研究項目》針對大量含鈦高爐渣長期堆放產生的環保問題,結合高爐渣物理、化學特性,開展了以含鈦高爐渣為原料,高效制備具有廣泛應用范圍的新產品,通過系統研究,開發的中鈦型高爐渣冷卻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另外《釩鈦磁鐵礦精細磨礦與深度降雜技術開發及產業化》項目形成的釩鈦磁鐵礦精細磨礦與深度降雜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釩鈦磁鐵礦冶煉鐵鋼溫控技術開發與應用》整體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四川省有色金屬學會教授級高工李朝柱談到,每次到川威感受最深的就是變化很大,發展很快,特別是高爐長周期穩定順行創造了奇跡,是行業的標桿,這是川威努力的結果,也是川威科技的力量。
四川省金屬學會副秘書長滕建明感謝各位專家提出的寶貴意見,對專家嚴謹高效的評審和項目組積極熱情的參與表示感謝。強調本次評價會議更重要的意義在于為專家及川威提供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希望川威相關技術人員聽取專家的建議在以后的科技類材料準備過程中,充分挖掘項目的技術創新點,圍繞創新點來組織各項材料內容,使整個材料更加完整、連貫,前后呼應,同時對川威4項省級科技成果順利通過評價表示祝賀。希望再接再厲,助推川威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 上一條 威遠縣與川威集團召開政企聯席會議
- 下一條 中國五礦鋼鐵與川威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